超声导入仪
招商区域:全国 全国各地区
代理留言:0
浏览次数:22231
更新时间:2023-05-08 14:47:41
给厂家留言,让厂家主动联系你
【产品特点】
适用科室及病症
1、康复科: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挫伤、肌肉酸疼。
2、儿科: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肺炎引起的咳嗽、小儿便秘。
3、妇科:经期腹痛、妇科炎症、乳腺炎(非化脓性)、乳腺囊性增生、乳痛、乳腺结核等。
4、骨伤科:软组织扭伤、消炎止痛等。
5、普外科:腹部及腔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6、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结肠炎、肠粘连、阑尾炎、直肠炎、腹泻腹胀、便秘。
7、呼吸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非活动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产品说明】
一、产品概述
超声药物透入以中医内病外治与经络学为理论依据,结合先进的治疗方法(超声波、电致孔、中频脉冲电、离子导入技术、化学促渗等复合技术),不同疾病采用相关的特定穴位给药,在一定的范围和深度内,使皮肤和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在组织内形成药物高浓度浸润区,直接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
二、治疗机理
超声药物透入仪将超声波治疗、中频复合脉冲电治疗等多种功能叠加,集超声技术、电致孔、热疗、中频、低频、电疗作用于一体,可以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的活力,对神经系统及全身生理辐射实现神经一体液响应,增强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能力,提高生物酶的活性,激活神经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将与其配套使用的耗材内吸附的药液透过皮肤直接达到病患部位发挥药物作用。此技术给药无需经过肝肾代谢,无全身毒副作用。
三、产品功能
1、超声导入技术:超声导入是指利用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的一种物理促渗方法。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够使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药物透入体内。
2、电致孔技术:电致孔是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的可逆性水性 生物孔道。这些通道的形成为药物的导入提供了途径,使药物能直接穿过角质层被毛细血管吸收。
3、中频:采用不同波形、频率、波幅及占空比等多参数的复合波型,并经过调制的交变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皮肤,使皮肤角质层的结构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的极化现象及对药物吸收的时滞现象,更加提高了药物的透皮速率。
四、功能优势
1、提高生物利用率,减少总用药量: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体内,从而避 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消化酶破坏、分解和经肝脏时的首过效应以及在体内运转过 程中的代谢。并避免了个体差异。进入体内的药物有效成分被直接利用,其利用 度可到 60%以上,使药物总用量减少 50%以上。
2、显效迅速:由于可直接在病变组织外迅速形成药物的聚集和侵润,并 达到药物的有效组织浓度,直接、迅速的发挥其药物的治疗作用。
3、药效稳定、持久:由于皮肤和组织的药物代谢比较缓慢,使病变处的 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可比口服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2 ——3 倍。
4、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入血量缓慢而稳定,不会产 生类似于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时所产生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也就避免了因血药 浓度峰值时产生的毒副作用。 5、提高疗效:药物在病变组织处维持较长时间、较高的有效浓度,提高 药物对靶组织的作用。同时由于促进了药物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使需要在细
胞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发挥最大药效。
五、作用特点
1、避免了传统给药和注射给药的危险、痛苦与不便。
2、强效:皮肤下8~12公分深度,25cm2水溶性药物弥散分布。
3、安全:低入血量,最大限度避免药物随血液循环而产生的全身性副反应。同时研究表明,同等剂量条件下,超声经皮给药在肾脏、肝脏的药物浓度仅为静脉注射的1/16。
4、作用持久,使药物在病变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区。
5、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避免全身毒副作用。
6、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减少个体差异。
7、透药速度快,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总用药量,提高药效 。
六、适用科室及病症
1、康复科: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挫伤、肌肉酸疼。
2、儿科: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肺炎引起的咳嗽、小儿便秘。
3、妇科:经期腹痛、妇科炎症、乳腺炎(非化脓性)、乳腺囊性增生、乳痛、乳腺结核等。
4、骨伤科:软组织扭伤、消炎止痛等。
5、普外科:腹部及腔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6、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结肠炎、肠粘连、阑尾炎、直肠炎、腹泻腹胀、便秘。
7、呼吸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非活动性)、胸膜炎、胸腔积液。